自然资源部:2024土地卫片执法严禁连夜、即时拆除搞一刀切

土地卫片执法近年来已成为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监督新增土地违法行为的常态化工作,开展力度不可谓不大,对农民权益的影响不可谓不明显。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些地方的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合法性判定却出现了“跑偏”迹象,甚至被自然资源部认定存在形式主义、层层加码等严重问题,在实际执行中闹出了不少“笑话”。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利用2024年季度卫片监测成果开展日常执法工作的通知》,对这一矛盾突出问题给予了明确要求,在明律师第一时间带大家来看看部里的最新表态。

 

【通报案例:不顾实际、弄虚作假,道路上覆土就恢复成耕地了?】

 

众所周知,土地卫片执法就是要利用卫星遥感影像监测这一先进技术手段,助力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第一时间发现耕地地表变化,进而精准捕捉正在或者刚刚发生的土地违法行为。但在近年来的实践中,这一高科技操作却敌不过人为的“误操作”,在一些个案中沦为了农民朋友们的负担,令人苦不堪言。

 

2024年2月,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了一批在国土督察中发现的该领域“弄虚作假”典型问题,其中北京市大兴区某镇政府的做法就极具典型性:

 

2023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中,北京市大兴区xx镇政府在知晓xxx村一面积0.7亩的图斑,涉及耕地流出为农村道路后,不顾该图斑为东侧民宿进出必经道路、不具备恢复耕种等实际条件,仍简单化、“一刀切”将其纳入耕地流出整改图斑,并承诺于2023年12月25日前完成整改。

 

……为赶在整改期限前完成整改并恢复耕地地类,指导民宿业主在硬化地面上覆土弄虚作假,于12月25日上午第二次上报整改并通过变更调查恢复耕地地类。

 

如此操作的结果就是“截至2024年1月16日督察实地核查时,大兴区图斑覆土上铺设人工草皮供民宿进出使用,覆土下仍为硬化地面……”

 

而在这期的通报中,各地发现得不少案例都存在“覆土”蒙骗卫星从而完成恢复耕地任务的做法。这种令国家、村集体、土地实际使用人多方受害的整改方式竟有泛滥之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足够警惕。

 

事实上,涉案民宿业主完全有权拒绝镇政府在通行道路上覆土、铺设人工草皮等荒谬的要求,并对其乱作为行为实施有力的监督。

 

【自然资源部发声:严禁层层加码、简单化“一刀切”】

 

2024年2月26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新发布的前述《通知》中明确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是明确监督对象为新增线性地物(新增公路、新增铁路);新增建(构)筑物(新增建筑物、新增构筑物)和新增高尔夫运动用地,尤其是新增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大棚房”、高尔夫球场等问题。

 

二是坚决反对不顾实际情况,只依据管理数据进行合法性判定的“唯技术论”工作方式。

 

三是不得层层加码、搞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

 

要坚决防止过度依赖技术手段,不顾实际情况机械执法,或者连夜拆除、即时拆除等简单化、“一刀切”问题。

 

要为问题整改特别是违法当事人搬离生产资料、生活设施等留出合理的过渡期。对发现违反客观规律、损害农民权益,存在简单化、“一刀切”问题的地区,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认真核查……坚决纠偏。

 

在明律师要指出的是,自然资源部的上述强调是十分及时、必要的。事实上,自土地卫片执法工作开启之初就确立一个重要的原则:卫片执法图斑只能作为查处违法占地的线索和证据,不能替代正常依法开展的行政处罚程序!

 

也就是说,任何一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者乡镇街道,都无权仅凭土地卫片执法图斑反馈信息,在未经《自然资源行政处罚办法》等明确的法定程序查处的情况下,就强行要求当事人进行所谓的“整改”,甚至“跳步”实施强制清理、拆除等行政强制执行。

 

土地卫片执法图斑,没那么厉害,没那么大的权力,更不具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通知》中提及的“连夜、即时拆除”现象,本质上就是无争议的程序违法。《土地管理法》第83条规定,依照本法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对责令限期拆除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责令限期拆除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自行拆除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由此可知,要对卫片执法发现的新增违法占地实施整改,在当事人对调查的合法性、合理性提出质疑时,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只能在作出责令限期拆除决定的基础上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根本无权凭一份“图斑”就自行搞什么连夜、即时拆除。这种做法不仅违反《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更是对当事人通过复议、诉讼渠道救济权利的剥夺,是对土地卫片执法的“黑化”!

 

在明律师最后要提示广大农民朋友的是,老话讲“身正不怕影子歪”,只要咱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做到“先报批,再建设”,土地卫片执法就是咱农民的朋友,而绝非洪水猛兽。实践中确实存在个案特殊情况的,当事人要及时与上门调查的乡镇街道、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人员阐明情况,要求其展现执法温度,采取合理方式落实整改。

 

对态度蛮横强硬,坚持违背法定程序和调查取证要求强行逼迫当事人整改的,可在专业律师的指导下通过举报投诉、提起复议诉讼等途径坚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不可因畏惧执法而“配合”作出覆土、临时移种秧苗等弄虚作假的傻事,那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化解自己用地行为的法律风险,更会给自己的生活、经营带来实质性的损失,是完全得不偿失的错误做法。(王小明/文)

 

 

来源: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周香慧

首页    舆情直通车    自然资源部:2024土地卫片执法严禁连夜、即时拆除搞一刀切
2024-03-08